close

這一、兩年來,曾經幾次出現想要停掉「流行開講」這個專欄的念頭,結果都沒有實現。一方面是因為生活實在忙碌,連「停」掉一件事情的時間都沒有。另一方面,除了很少數的一些時候,因為忙於其他更急迫的事情,腦筋一片空白,想不出要寫些什麼而痛不欲生之外,六年來,其實我是很開心也很享受每七天一次把自己想到的、看到的、想說的東西,形諸文字,化為言說。所以,真的說要停掉,心裡難免有一點點惋惜,於是苟延。

今年暑假,我又浮現了這個念頭,恰好立報的主編打電話來,詢問道:「聽說你要到新的學校任職,那麼這個專欄還寫不寫?」我有點訝異之餘,就乾脆幫自己下了決心,告訴他說,就寫到八月吧,直到立報找到接手的人為止。昨天(七月十一日)是例行交稿時間,主編跟我說,下週起就有新寫手上場了,七月十二日刊出的將是我最後一篇「流行開講」。於是我在從新竹回台北的客運上,在搖晃中匆匆寫就了這一篇〈時間、歷史,與傳播的政治經濟學〉,當作告別文。如此匆忙地為這個存活六年的專欄寫下休止符,不免有點荒謬滑稽,但卻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六年來的寫作狀態。


六年前,我還在英國博士班做最後一年的論文寫作努力,當時立報的副總編張正(劉昌德的大學同學和好友)牽成了這個專欄。那時候我心裡面想做的是,要對流行的、熱門的傳播與文化現象,特別是一般傳播學術領域較少談論的連續劇、流行歌曲、暢銷小說、好萊塢電影這類通俗文化產品,提出具有政治經濟和文化批判視野的,但又不要太過艱澀,最好帶有一些趣味觀點的評論。我第一篇寫的就是當紅偶像劇《流星花園》(讓我「搬」(幫)妳吧,杉菜!),接下來,我寫了MC Hotdog、哈利波特、周杰倫、侏儸紀公園、五月天……。倏忽,六年就過去了。扣掉每年農曆春節立報停刊的兩個星期,六年來,幾乎沒有請假過,「流行開講」製造了大約三百篇、近三十萬字評論(當然這並沒有什麼好拿來說嘴的,住在「流行開講」隔壁,由管中祥主持的「媒體觀察」專欄,時間更長,至今不墜,令人佩服)。


六年的寫作狀態是相當分歧的。有些時候我很快就有了題目,還可以花點時間閱讀和搜尋資料,再完成寫作,從容交稿。有些時候,正好配合媒改社的關心議題,文章便成為聲明的延伸版或論說版;不過,這類文章或許有點偏離「流行」。當然,更有些時候腸枯思竭,絞盡腦汁,就是想不出題材;有些時候是因為被媒改活動或學校事務絆住,截稿前才得空打開電腦,在捷運上、客運上、火車上、爸媽家、系辦公室、媒觀辦公室、不知名的網咖……發揮以前當記者的精神,用飛快的速度完成文章。用我自己的話來說,裡面難免有些濫竽充數之作,明眼的讀者也許早已在心中幹譙多次:「亂寫什麼!」但我還是要很誠懇地說,六年來,我很認真地對待每一篇文章,即便是匆忙完成的那幾篇也一樣。


這些文字有什麼社會重要性,我不敢說,但對我自己來講,確實是很珍貴的記錄。感謝各位師長和朋友們對這些文章不時的回應、指教和鼓勵,我尤其特別要感謝青秀,我經常從她那邊獲得各式最新的流行文化訊息,揭開了我身處學院之中以及逐漸衰老的心智因此容易被障蔽的視野,這個專欄裡的許多題材,沒有她是不會出現的。


六年,夠久了,我雖然還是很想繼續寫,但我更想停下來,聽聽別人怎麼說,再想想自己接下來,可以怎麼說。


二○○七年七月十二日,「流行開講」下台一鞠躬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diwei 的頭像
    adiwei

    Ti House

    adiw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